怎么股票融资 被黄宗英捐弃的男人,养活了她家五口人,晚年她不敢说出婚变原因_程述尧_赵丹_上海

文|橘子怎么股票融资

编辑|橘子

《——·前言·——》

1948年冬,北平尚未解放,程述尧带着一纸离婚协议黯然回北方,从此与曾经的妻子黄宗英彻底分开。那个曾经在燕京大学话剧社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才子,这位被后来影坛红人黄宗英舍弃的男人,人生轨迹就此陡然改变。

展开剩余84%

程述尧不是那种耀眼的大明星,也非鼎鼎有名的文坛大家,但在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文艺圈中,他却是不可小觑的存在。出身书香门第,父亲是文化人,背景稳健,眼界宽广。20岁出头,他考入声名显赫的燕京大学教育系,爱好话剧、写作,积极参与剧社活动,是个既能表演又会编剧的全能人才。

抗战爆发后,像他这样的青年不能坐视不理,便加入南北剧社,一边写抗战剧本,一边奔走演出,走遍火车站、菜市场,甚至抗日游行前沿,用艺术唤醒民众的抗战热情。

也正是在这段岁月里,程述尧遇见了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女子——年轻的黄宗英。她机灵清秀,才华横溢,初登舞台便吸引众人目光。两人排练、演出中渐渐熟络,彼此被对方的才气与沉稳吸引,1945年抗战胜利那年,他们在北平小巷里低调成婚。婚礼没有豪华阵仗,只有几位剧社好友见证。

婚后初期,社会动荡,家境困苦。黄宗英家中父亲重病,弟妹年幼,母亲体弱,生活重担落在程述尧肩上。为养家糊口,他辗转多份工作,从美军顾问团翻译,到中央银行,再到文化宣传,白天忙碌,夜晚照料家人,笔耕不辍。工资发下来,他第一时间分给岳家五口,自己只留下寥寥饭钱。

他的无私付出赢得亲友尊敬,却换来了夫妻渐行渐远。黄宗英在文艺圈日益活跃,结识圈内名流导演,事业蒸蒸日上,而程述尧的世界却逐渐缩小,生活单调。两人交流日渐减少,黄宗英曾在日记中写道:日复一日的家务和照顾病人让我成了“母亲角色”,我不想只是个好妻子。

这段裂痕程述尧虽觉察,但只能以更多努力弥补。他不善言辞,不懂浪漫,只知道拼命工作,期待家庭稳固,而黄宗英渴望自我实现。

1947年冬,黄宗英以作家身份赴上海参加文艺活动,遇见了当红大明星赵丹。赵丹风度翩翩,演技卓越,是上海影坛的风云人物。两人在座谈会上相识,随即成为密友,共同探讨剧本、创作,关系迅速升温。相比之下,远在北平的程述尧显得沉闷过时。

黄宗英曾在信中亲昵提及赵丹,但她并未立即结束婚姻,而是挣扎于旧爱与新情之间。程述尧察觉异样,主动南下上海,期望修复这段关系。

然而,见到的黄宗英已非昔日温柔,冷静地告诉他:“我想清楚了,我们不合适。”这句话如刀割心,宣告一切无可挽回。

程述尧默默接受,离开上海,回到北方。此后,他渐渐淡出文艺圈,过着孤独且低调的生活。辗转上海、南京、济南等地,经历几段失败婚姻,终未再有子嗣。

他时常回避谈及黄宗英,只轻描淡写地说:“那是过去的事。”

90年代初,程述尧患阿尔茨海默症,独居上海静安区老楼,记忆渐渐模糊,常对窗外出神,喃喃自问:“我当时,是不是不该走那一步?”1993年秋,他在睡梦中离世,默默无闻,遗物被人收拾,旧剧本、泛黄照片被封存尘封。

黄宗英与赵丹成为银幕传奇情侣,事业辉煌,而程述尧的名字,仿佛被历史遗忘。黄宗英晚年谈及赵丹逝世哽咽,却对昔日丈夫沉默寡言。也许,是因为那段无声的亏欠,永远藏在心底。

你读过这段风雨人生吗?

发布于:山东省



Powered by 恒汇证券_可靠的线上配资_可靠的股票配资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